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简介
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He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Conservation)是隶属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研究机构。作为河南省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之一,该中心重点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和技术人员培训。
图一 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
中心目前已建成总面积1600平方米的保护实验室与金属文物、石质文物、漆木器文物、陶瓷文物修复室。拥有30余套各类科研仪器设备,其中大型精密设备18套(50万元人民币以上),中小型设备12套(20万人民币以下),有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共聚焦干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分析仪、拉曼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离子色谱仪、气质连用色谱仪、同步热分析仪、材料试验机、高真空冷冻干燥机、高真空溅射镀膜仪等,基本满足了各类文物保护研究、修复及教学培训需求。
图二 文保中心实验室(一)
中心目前的主要职能是:承担文化遗产科学的基础研究、专项研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应用技术研究并推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承担河南重要文化遗产保护方案编制、维修及展示方案设计;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以及文物保护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目前已取得由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各类文保资格证书,并完成了一批国家或省部级批准的重要科研项目。在出土竹木漆器、金属文物、石质文物、陶瓷器等保护修复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此外作为河南省文物保护修复的主要培训基地,该中心已经为全省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图三 文保中心实验室(二)
到2016年底,河南省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已经建成一支由16名专业人员组成的文保团队,其中1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具有硕士学位。近年来,中心已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相关文物保护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承担项目:
1、近年来主持完成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河南信阳博物馆藏息县出土商代独木舟抢救性保护方案》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信阳长台关出土战国漆木器脱水定型保护方案》
《林州市博物馆藏春秋战国出土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三门峡博物馆藏虢国贵族墓地出土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洛阳市博物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河南淮阳博物馆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商代青铜文物的保护修复方案》
《许昌市博物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平顶山市博物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河南信阳博物馆藏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驻马店市文物管理所藏润楼出土商代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三门峡博物馆藏虢国贵族墓地出土玉石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2、承担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及研究项目
《上蔡郭庄楚墓青铜器保护修复》、《林州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修复》、《淮阳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修复》、《三门峡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修复》、《鹤壁博物馆青铜器保护修复》、《南水北调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三门峡印染厂墓地铁器保护研究》《淇县宋庄墓地出土铜器制作技术研究》等。
3、承担大遗址保护及研究项目
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本体及出土砖瓦文物的抢救性保护
红烧土类文物性能特征及病害研究
4、承担木质文物保护项目
南京大报恩寺出土干缩变形阿育王塔的润胀复原保护
河南信阳博物馆藏息县出土商代独木舟的抢救性保护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藏信阳长台关出土战国漆木器脱水定型保护
科研成果:
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
1、“出土干缩变形木质文物润胀复原剂”专利号:201010176701.2。
2、 “干缩变形木质文物的复原方法”专利号:201010176680.4.
3、2016年5月,陈家昌研究课题“干缩变形木质文物再饱水润胀复原及脱水定型研究”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金尊奖”。
4、2016年11月,陈家昌研究课题“干缩变形木质文物润胀复原关键技术研究”获得“十二五”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
(文稿作者:陈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