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情定考古
田野发掘、文物修复、培养学徒
今天,让我们跟随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全能选手”
左二香
一起倾听她三十年的“考古情缘”!
01
因为丈夫,结缘考古
左二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因为丈夫,与考古结缘。1992年开始,她跟着干考古的先生投身于田野发掘,如今55岁,三十年间,辛勤汗水,全都挥洒在这片她爱的土地上。
02
从田野发掘开始,一步步解码“考古”
1992年田野发掘,1997年文物修复,2000年培养学徒……三十年之间,左二香一步一步“解码”考古,尝试过考古工作的不同领域,显然已经成为考古行业的“全能选手”。在新郑博物馆一楼展厅,陈列着精美的青铜器,大都出自左二香之手,她说,做考古每天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03
轩辕故里——“发掘”家乡的这片土地
三月三、拜轩辕。轩辕故里,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的地方,也是新郑市的文化名片。因为热爱,左二香主动申请参加轩辕故里的升级改造工程考古发掘工作,其中祭祀和陪葬遗址,发掘出60多件铜器,其中30多件需要修复,左二香花费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所有器物的修复。
04
我把青春献给考古!
从最初的新鲜到中期的疲惫,再到后期的不舍,55岁的左二香,退而不休,现在在不同的考古工地担任“现场负责人”。现场探方多少,灰坑、水井、出土文物、墓葬有多少,每天几个人、干了啥,有多少随葬品,现场画图等都需要她统筹协调。三十年的青春,献给了河南考古事业。
岁月无声,是一个个“左二香”们一边实践一边考证,才使得考古研究更加丰满,那些因岁月流逝而风化腐蚀的历史细节,向我们讲述的是更加精彩的中国故事。
来源:大象新闻·河南新闻广播记者程冰冰、谷艳敏、张颍辉、刘秋茹、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