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第三年的田野工作。双方在189号甲字形积石墓葬已经连续工作了两个夏季,清理了大量的石块和沙土,深度达到11米。为了保证安全,发掘面从上往下台阶状收缩,越往下工作面越小,再加上底部为了防止流沙垮塌搭建的防护架,这个深度已经几乎没有多少活动空间。沙土夹杂石块,根本无法勘探,无法得知还有多深才到达墓底。如果短时间内仍然不能清理到底,继续向下清理的话就必须要拆掉防护架,重新扩展工作面,所耗费时间不可预估。双方队员在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中继续清理工作,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有怎样的发现。
6月13日,沙土中终于露出了清晰的长方形棺椁痕迹,东北角那个直径1米多的盗洞此时也变得十分清晰。双方队员虽然有掩盖不住的失望,但是心里到底是松了一口气。但是意外情况随之出现:第二天,在棺椁顶部发现人骨。人骨发现于外椁的东边靠北位置,并且先露出的是脚骨,搭在椁板边缘。继续清理发现,腿骨及以上部分斜向下向椁内延伸,双臂略曲放在身下,头部在椁内侧面。人骨整体保存较好,可判断为青壮年男性,腰部及腿部附近还有部分铁甲片。
人骨的这个位置和姿势,让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被坍塌掩埋的盗墓者。因为其双脚的位置正好在盗洞的边缘,俯卧的姿势非常像是探入棺椁内取物。尤其是后来清理发现的棺椁之间盛放器物的木箱,包括一件鎏金银龙,正好是位于人骨上肢附近。随着人骨全部暴露,大家更加相信这个判断。
椁顶棚板及人骨
椁顶棚板及人骨
东南角椁顶坍塌情况
墓主何在
令人疑惑的是,直到墓葬清理完毕,棺椁内再未发现其他任何人骨遗存。那么,墓主的遗骨何在?有队员推测,可能是被拖出了棺椁丢弃在外面。该墓地上的大小墓葬中,盗扰破坏人骨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189号墓的部分陪葬墓中,人骨就位于棺外填土中。但是189号墓的盗洞中、墓葬顶部及附近,均未见任何人骨遗存。盗墓者从十几米深的狭小盗洞中把墓主遗骨拖出来,却让自己的同伴被埋在下面,也有不合理之处。
棺椁东北角暴露人骨下肢
人骨姿态(西向东)
人骨姿态
科技考古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具遗骨的身份。发掘结束之后,我们采取了多种科技分析手段进行分析。首先是测年,在这座墓葬中选取了填土层中的木头、盗洞支护材料、羊骨、人骨等多个样品同时进行分析。随葬的羊骨测年结果为公元前49年至公元72年,这应当与墓葬下葬年代比较接近。盗洞支护材料多为细木棍,用细树枝捆扎成框形,三个样本测年结果十分相似(公元86-222年左右),表明它们很可能是就地取材而作,并且盗洞形成时间不早于公元86年。羊骨反映的下葬年代和盗洞材料反映的盗扰年代在逻辑上是吻合的,并且中间没有重合的部分。如果人骨测年结果能够与这两个年代中的一个相符,则其身份就可以判定。
意外的是,人骨测年结果是公元22-170年,与上述两个年代各有几十年的重合。通过测年来判定遗骨身份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接下来,我们又分别开展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和锶同位素分析。碳氮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189号墓棺外这具人骨的食谱特征与该墓地的其他贵族及陪葬者个体都十分接近,呈现出C3特征,动物蛋白摄入量很高,未表现出异常现象。其骨骼的锶同位素比值与墓地上地位最高的M1墓主和大部分陪葬者相近,都处于哈努伊河谷(高勒毛都2号墓地所处的河谷)范围内,这个范围是学者测量在本地出生、本地放牧的现代马匹牙齿所得。说明这个墓地上最高等级的匈奴贵族和大部分陪葬者在去世前若干年时间范围内,主要在这一区域活动。这一结果排除了M189棺外这一个体来自外地的可能性。
人骨姿态俯视
人骨姿势 (西向东俯视)
人骨身份推定
考古发现的材料表明,该墓地墓葬大部分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大型积石墓的破坏活动显然不是简单数人能够完成。据此我们判断该墓地的破坏活动应该是大规模有组织的活动。根据文献记载,对匈奴贵族墓地进行过大规模破坏活动的,一是乌桓人为报复匈奴而“发先单于冢”,这次活动发生在汉昭帝时期(公元前97-74年)或者更早;再就是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窦宪率领汉军和南匈奴联军征伐北匈奴的过程中,可能也对北匈奴贵族墓地实施了一些破坏活动。高勒毛都2号墓地属于北匈奴贵族遗存,根据189号墓盗洞支护材料的测年结果,该墓葬被破坏的时间是在东汉时期,参与破坏活动的人很可能就是联军成员。窦宪联军的这一活动在著名的燕然勒石上也有记载。
考古发现的城址、墓地等遗存,以及锶同位素分析结果都表明墓地所在的哈努伊河流域在北匈奴的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M1这样的高等级贵族和大部分陪葬者的锶同位素值都呈现本地特征,说明这一区域很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单于等高级贵族居住和活动的区域。因此对墓地实施这些破坏活动的人显然不可能来自哈努伊河流域的本地人群。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尽管189号墓棺外的这具人骨位置和姿态都比较特殊,但是其食谱特征和锶同位素特征都与墓地上的其他个体没有明显差异,符合本地特征或者哈努伊河流域北匈奴人群的特征,可以判定是属于墓主的遗存。
(作者|周立刚 审核|刘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