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考古 |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征文比赛一等奖|从欧洲到国内到南非,我的世界考古之旅
发布人:牛维 发布日期:2021-09-18 浏览次数:2030 次

一个考古少女的世界考古碎碎念。

01欧洲初遇考古

 

仅凭着年少的一腔孤勇,2015年,我赴法开始读考古的研究生。

转专业加语言不通,拼尽全力期末还是挂了一科的我陷入了不断自我怀疑中,绝望得想着要不要放弃回国。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于一次工地实习。

 

实习海报

这次考古遗址的挖掘面积不到100平方米,发掘队伍只有7人,我和6个来自费拉拉大学的意大利人。

 

左: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发掘小队; 右:遗址地球物理探测

 

野外实习第一天请了地球物理人员测绘, 可惜的是历史上曾发掘出尼安德特人的头骨,但后来被偷了。

第二天,灰头土脸的我 挖到了人生的第一块骨头。

那只是一块毫不起眼的,破碎的,野牛腿骨,因为刚挖出来还粘着泥土,但突如其来的成就感让我兴奋得想围着探方跑上10圈。

我仔细端详,上面隐约可见一些划痕,想象着数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就在此地吃着野牛肉,无意在骨头上留下的划痕,而被数万年后的我找到。

然而具体是人工划痕还是自然划痕,还要等后期实验室鉴定。

只是这块骨头,在海边的太阳照射下,似乎闪闪发光。这点光亮点亮了一直以来黑白的研究生生活,生活突然有了色彩。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最难的仿佛已经过去。我终于找到了我所爱。

我想成为一个考古学家。

 

收工回家

 

史前主题的party

 

 

02国内考古实践

 

研究生毕业后,我有幸来到山东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工作。

这是我第一份正式的考古工作,因为缺乏国内实际发掘经验,工作前还惴惴不安得想会不会被各种diss

出乎意料的是,在那里的时光比之前在联合国实习还开心。

最开始跟着笑起来很好看的同事小古参加了水下考古宁波论坛。

 

水下考古宁波论坛

 

我和无人机

接着去了位于山东省的陈家洼发掘,遗址为周朝时期,遗址挖掘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

发掘出的多为陶片,主要器形有豆,簋(guǐ),瓮(泥质灰陶),盆,罐和钵。

从刮面,记录,测绘到后期CAD画图和建模,每当我有问题无论是领队还是同事们都耐心讲解,从不厌烦。每个人都很好相处。

 

我和灰坑

 

我和某人

我至今仍然怀念那段一起发掘,一起说笑,一起谈未来的理想的日子。

为了求学不得不离开这份工作的时候还被暖心得送到了车站。

这份工作让我热爱上了考古这份职业

 

 

03南非考古学术研究

 

2019年,我被澳洲的一所大学以全奖录取开始考古的博士生活。

以为经历过法国的打磨的我已无坚不摧,事实证明我过于天真。

 

3D扫描成像

师姐Angi安慰说,感觉辛苦很正常,澳洲人文类学科博士的退学率是50%。我暗自吐槽这真的是安慰吗。

我的博士研究项目是南非人类的摇篮系列遗址ESR(电子自旋共振)定年。

19年夏天,跟随澳洲导师和美国师姐去了南非开挖。

开挖前参观了博物馆。

这些百万年前的骨头被挖出来多数已破碎不堪,但是仍被可可爱爱得摆放在那里。

 

南非博物馆内的化石

华盛顿大学本科生们来后,我们一起到达野外驻扎地。

住处比想象中奢华的----每个帐篷里有两张床,一个厕所还有一个浴缸。

有篝火,有酒,来自美国希尔顿酒店的大厨负责我们的伙食。

 

南非考古的帐篷和帐篷外的动物们

过着朝65的生活,住在帐篷里,每天步行去考古点。

旧石器考古点长什么样?

可能比想象中普通很多。

 

人类摇篮遗址Swartkrans

 

人类摇篮遗址Sterkfontein

发掘时在我的探方里发掘2天什么也没挖到,于是我对隔壁方的Sam我们换一下吧。’ 然后她在我的探方半小时就挖到了Papio的手骨。

 

一起发掘的队友,中间为手气超好的Samantha

至于在Drimolen考古点不慎崴了脚,苦闷之余竟是某段爱情故事的开始,就是后话了。

之于现在,因为新冠的影响,那之后没有机会再去世界各地跑了,目前老老实实呆在Byron Bay附近的实验室在漫漫博士路上奋斗。

 

 

04后记

 

从欧洲到澳洲到南非,一路朝着理想走来,无限风光背后也曾无限心酸。从事考古这一行有过很多质疑,来自外界的,也有来自自己的。

还好我一直有一点勇敢和固执,也感谢朋友同事家人特别是长姐的支持,虽不确定未来如何,但确定的是会在考古的路上一直一直走下去。

愿归来仍是少年!

 

 

 

 

关于作者

 

于文静笔名九鬼静(公众号诗和鱼汤),想要环游世界的考古少女,推理小说迷,前巴黎联合国教科文实习生。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目前澳洲La Trobe Univeristy考古博三在读

(审核|刘海旺)

 

分享到: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办公室电话:0371-66322065 电子邮箱:hnskgy@163.com   邮政编码:450000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陇海北三街9号 河南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电话:12318
Copyright © https://www.hnswwkgyj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439-2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288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