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考古 |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征文比赛三等奖|千 古 风 雨 柏 人 城
发布人:牛维 发布日期:2021-09-18 浏览次数:1805 次


<一>  初识柏人城 

 

      很多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江北诗词》杂志上读到一篇《初春游柏人城遗址》的作品:

来向残垣辨古城,事如野草有衰荣。

麦苗尽染三春绿。断壁已听千载风。

几度城旗随世变,一方水土育苍生。

登高休作庸人叹,极目云天日正红。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在泱泱中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在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华北大地上依然屹立着一座历经千年沧桑的古城遗址---柏人城遗址。

 

作者摄于邢台隆尧柏人城遗址

 

<二>  柏人城之行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跟同事有幸到隆尧去,出发前就盘算着希望能抽出时间去一趟柏人城。

      忙完工作,约上同事向魂牵梦绕的柏人城奔发。车辆从隆尧县城穿乡越镇一路向西行驶,道路也由平坦的柏油路渐渐的在崎岖泥泞的乡道上逶迤前行。过往的车辆很少,沿途抑或是静默的村庄,抑或有几个稀疏的行人,唯有那一陇陇青色的麦苗给初春的大地增添着一份难得的生机。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颠簸后,我和朋友透过车窗远远的看见,道路的尽头被一堵突兀不平的土墙拦腰截断,朋友兴奋告诉我那便是柏人城遗址。

      车停在城墙边,跟着他登上城墙四望,虽然我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柏人城的荒芜所震惊!

 

柏人城城墙遗址(图片来自新浪博客)

      眼下的季节虽已是初春,但柏人城的荒芜与惨淡,与这季节格格不入。枯黄的荆棘和蒿草蛰伏四野,陵台上肆虐的寒风向我们叫嚣,时不时会卷起几个五颜六色的垃圾袋在半空中涡旋……

      我愣愣地站在垣上,我感触着它昔日的辉煌,我感触着它现在的萧条荒芜。它被人遗忘着,也被人惦记着。有人为它忧心忡忡,也有人对它无动于衷。我只能站在这萧瑟的春日里,孤独地打量着断壁残垣的柏人城的前世今生。

 

<三>  尧帝建都与晋文公建城 

 

      柏人城是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城郭遗址,相传是帝尧所建的唐国都城,在后来的一些史籍上曾有“柏人城,尧之都也”的说法。据隆尧县1999年修订出版的《唐山县志》记载:“《帝王世纪》、《城冢记》、《大明一统志》皆云:柏仁(人)城,尧封唐侯所都之地。”时至今日,我们再也没有新的考古发现来佐证尧帝与柏人城的关系。对于柏人城是不是尧舜所建,需要考古界和学术界的继续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证明,考古勘探发现在隆尧附近存在尧舜时期的文化遗迹,这充分证明了隆尧在那个时期已经有人类在此活动。

      同时,有史可查的关于柏人城的确切记载还有另一个说法,据旧志记载:"春秋周襄王十七年,卫侯毁灭邢、并于卫,遂属卫。二十八年晋文公伐卫取邢,又属晋邑,乃为柏人。"由此可知,晋文公时期在柏人城建城是不争的事实。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柏人城在战国时期是赵国第二大都城,是赵国当时北方重要的军事、经济、文化重镇,这点也足见它昔日的辉煌与繁华。

      然而,今日的古城在历经2600多年的风雨侵袭后,它再也难复当年车水马龙的盛世景象。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古城墙还静静屹立在这里,向我们倾诉着它昔日的辉煌与悲壮!


<四>  罹遭水患 

 

      柏人城北邻泜水三面环岗形势险要,向来为历代兵家所看重。从现有的考古勘探资料来看,柏人城的文化层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个淤积层,这种淤积后形成的土层有的区域异常明显,有的区域只是薄薄的一层,这不禁印证了一个事实:在历史的某个时期,柏人城遗址曾经罹遭水患,而这恰恰在史籍中有过记载。

      古籍记载唐天宝元年阴雨连绵,持续数天的降雨过后,柏人城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水患。昔日繁华的城池瞬间变成一片汪洋大海,人头攒动的街市上到处饿殍遍野,灾民的呼救声、哭声撕心裂肺,随处可见四处奔命逃难的灾民。县治因此东迁至尧城镇,历时948年的古柏人城成为一片废墟。

 

柏人城遗址(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时隔千余载,古柏人城虽废,但它的遗迹犹存,昔日古城残垣依稀可见,那深埋地下的文化遗迹仍指点人们去追溯古城的历史足迹。

 

<五>  李昙其人 

 

      在柏人城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个人不仅影响了柏人城,还影响了一个姓氏的发展,他就是柏人侯李昙。

 

李昙雕像(图片来自网络)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柏人李氏因出自柏人城(今邢台隆尧)而得名。柏人李氏出自赵将武安君李牧。李牧是战国时期赵惠文王的司寇李兑的后代,李兑为老子李耳的三世孙,而李兑的五世孙便是李昙。李昙是赵国柏人侯人,它死后便葬在柏人城城西。李氏后人就把柏人城作为自己的祖籍地,史称柏人李氏。李氏从李昙起就生活在古老的燕赵大地,世居古柏人城周围,香火一直延续到今日。

 

<六> 逝者如斯,大地依旧 

 

      历史的车轮在后来者的探索和考证下不断向前行进,如今的柏人城虽然满目疮痍,不忍直视,但依旧难掩饰它昔日的辉煌。“登高休作庸人叹,极目云天日正红”。站在城墙上我举目四望,天空中厚重的雾霾与大地上青青的麦苗在远处的城墙残垣上勾勒出一幅沉重的历史画卷。就像诗中所说的一样,昨日已经过去,明天将更辉煌,我们又何必只沉浸于历史的沧桑之中呢?

 

关于作者

 

马国芳,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赵王陵文物管理处科员,致力于赵文化及邯郸地方文化的研究,先后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020年被邯郸市委宣传部确定为邯郸市“四个一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审核|刘海旺)

分享到:0
版权所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办公室电话:0371-66322065 电子邮箱:hnskgy@163.com   邮政编码:450000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陇海北三街9号 河南省文化厅扫黑除恶举报电话:12318
Copyright © https://www.hnswwkgyj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439-2

豫公网安备 41010402002288号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