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速览
《镜鉴陕州--三门峡出土铜镜选》一书,遴选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藏铜镜150余面,均是纹饰特征明显、观赏度高的藏品。本书介绍了铜镜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各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体现了较高的工艺制作技术水平,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战国
战国时期 铜镜迅速发展,成绩斐然,纹饰精致,线条流畅,制作轻巧。这一迅猛发展是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是随着青铜器艺术的审美观念而变化的,代表了当时青铜器工艺生产的新水平和新风貌。
花瓣镜
三龙镜
汉代
秦末汉初,战争频仍,百业凋零,铜料缺乏,直至西汉中期,铜镜制作仍延续战国铜镜的式样。在武帝时期,专门设立官员管理铜镜制作,形制和纹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随着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强烈地追求着现实生活的一切,寄希望于极乐世界的长生不老,所以,出现较多的神兽镜和画像镜,铭文也表达了希望高官厚禄、子孙繁昌、享乐富贵的美好愿望。
四乳蟠虺镜
博局草业镜
龙虎神兽镜
隋唐
隋唐时期,铜镜的形制和主题纹饰都出现划时代的变化,达到一个新高峰。流传了几千年的圆形形制,在这一时期被打破,菱花形、葵花形、方形、亚字形等镜形出现,珍禽异兽被一幅幅画姿态优美的禽鸟和枝叶丰硕的花枝所取代,充满了生活气息,透过他们,使我们感受到健康活泼、轻快自如的青春气息,感受到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灿烂夺目的时代脉搏。
四神镜
双雀瑞兽镜
双鸾莲花镜
四神八卦十二生肖方镜
双雀月宫海龙镜
竹林七贤镜
宋明
宋金及至元明,历史局面复杂,各地的政治、经济发展不甚均衡,由于政权更替和民族传统的不同,铜镜的风格既表现出强烈的共性,又有着明显的时代差别和民族风格。宋代铜镜形式更为多样化,新出现“商标镜”。金代铜镜具有多样化的风格,是汉族与女真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相学习、互相渗透的结果。元代和明代多沿袭宋金以来的形式,制作简陋粗糙。
四花镜
人物故事具柄镜
(作者|吴小玲 审核|刘海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