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考古真的像电视上演出的那样发现的都是金银财宝吗?”“古人们都是怎么生活的,这个罐子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这些盘子是碎的,是古人打破的吗?”这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提问正是来自创新街紫荆小学一群五年级的孩子们。
为继续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我院与创新街紫荆小学共同开展了一次公众考古实践活动,让平日坐在校园的孩子们走进家门口的博物馆,感受考古的魅力、了解考古背后的故事。
10月21日上午,我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来自郑州创新街紫荆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首先,由我院的讲解老师系统的介绍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职能和考古学的基础知识,并带领孩子们分别参观了陶器、青铜器及瓷器展区,详细介绍了这些器物的发掘过程并就学生们提出来疑问进行一一解答。
随后大家来到了富有中原古老文明记忆的管城回族区陇海马路街道北三街,参观了沿街文物墙,了解了橱窗内所展示器物的相关知识。
本次公众考古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到了身边的博物馆,也让他们对文物保护、文物传承有了更新更易懂的认识。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解答了他们心中很多关于考古的疑惑,了解到了电视上艺术创作的考古和身边真实的考古的区别,获益匪浅。
(作者|师意 照片|创新街紫荆小学 审核|沈锋)